22/23赛季德甲末轮,夺冠热门多特蒙德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将“沙拉盘”拱手出让,错失11年来首个联赛冠军的同时,也成就了对手拜仁慕尼黑11连冠的伟业。
拜仁CEO卡恩和体育总监萨利哈米季奇夺冠却依然“下课”,体现了俱乐部上下对本赛季的定性:彻头彻尾的失败。尽管如此,德甲冠军的宝座依然无人可以撼动,人们指责多特是“掉链子专家”,但深层次的原因远不止于此。
场外的经济实力决定场上的竞争力,这个规律在德甲体现得淋漓尽致。
【资料图】
德甲走向完全垄断
规模差距
对“大黄蜂”恨铁不成钢的朋友可能会把丢冠归结于前锋阿莱失点、德甲MVP贝林厄姆缺阵或是队魂罗伊斯无法首发,甚至直接指责球队疲软的精神气质。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多特的整体实力本就和拜仁不在一个档次上。
漫长的联赛是衡量球队实力最好的标尺,即便只有净胜球上的差异,也证明“最差”的“南部之星”仍旧比大黄蜂更胜一筹。多特末轮“拉胯”只是问题的表象,上半程的低迷和季末连续在中下游球队身上丢分,才是冲击沙拉盘失败的根源。
之所以没人能打破拜仁对德甲的垄断,原因无他,硬实力不够而已。
平心而论,作为德甲 “二当家”的角色,多特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俱乐部自11/12赛季开始坐上德甲收入层面的第二把交椅,赛场上除了十年前和拜仁会师欧冠决赛,其他时间也有下限保证,居欧足联10年积分系数榜第12名,把自己打造成了德甲稳定的“第二极”。
遗憾的是,即便如此,大黄蜂还是比南部之星“小”太多了。21/22赛季财报显示,拜仁的营业收入高达6.54亿欧元,排名德勤足球财富榜第6,而多特的营收只有3.57亿,排名第13,二者差了将近一倍。纵观五大联赛,只有法甲头部两支球队的规模差距比德甲还大。
为追赶拜仁,大黄蜂不可谓不努力,两队在阵容投资上的差距远小于营收的差距。21/22赛季多特的球员注册权摊销额甚至追平了拜仁,这意味着两队转会费支出相近(当然“净”支出是另一个故事了),两队工资成本也“只”差50%。重金投入的代价是3,500万欧元的净亏损,除开疫情影响的两个赛季,赤字在多特近十多年的历史中并不常见。
很遗憾,德甲依然是“五大”中头部两支球队阵容成本差距第二高的联赛,多特的工资单依然比拜仁低了1.18亿欧元之多,这个数据可比支出的转会费更代表球员的质量。根据德国转会市场网的评估,拜仁全队身价总和高达9.84亿,多特只有5.48亿,这个差距也和营收规模差距相似。
规模差距加上“南大王”自身向来维持较高的管理水平,“小破横”注定难以与之抗衡。
消失的劲旅
这些还不是故事的全貌。
实际上,南大王与其他球队的差距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根据德勤早年的统计,97/98赛季拜仁的营收便已达到1亿欧元,而当时德甲营收第二高的恰巧也是多特,只有6,400万,二者营收的比值已经高达1.57了。此后这样的差距一直存在,可为何当年的德甲没有这么乏味?
2009德勤足球财富榜11-20名
真正的问题在于德甲第二梯队的消亡。在多特中兴前的时代,拜仁之外的德甲强队为数不少,当年沙尔克、汉堡、斯图加特、不莱梅等队都曾是德勤足球财富榜前20名的常客,相当于拜仁之外,有两三个多特一样的存在。
有经济实力打底,场上的竞争力就有保证。虽然单个球队拉出来无法和南大王叫板,有实力的劲旅多了,就总有球队突然“爆种”,在某段时间里威胁拜仁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高质量的二线强队增强了联赛的竞争性,也提高了夺冠的容错度,2011年之前德甲从未出现过80分以上的冠军,而拜仁11连冠期间有6年积分超过80。
令人惋惜的是,那些曾经称霸一时的豪强后来纷纷没落:“北大王”汉堡已沉沦德乙多年,斯图加特和不莱梅也都品尝过降级的滋味,曾稳坐德甲营收第三名的沙尔克化身升降机。如今虽有莱比锡这样的搅局者出现,但毕竟经济实力有限(从未进入德勤足球财富榜),尚不足以形成长久的竞争力。
今年升降级附加赛参赛双方共有6个德甲冠军头衔
挑战拜仁的责任全部落到多特一支球队身上,未免过于沉重。
改革悖论
这已成为制约德甲发展的最大因素,很少有人会喜欢一个冠军从来不会变的联赛。根据德国职业足球联盟(DFL)2023经济报告,21/22赛季整个德甲的总收入为36.1亿欧元,尚不及疫情前18/19赛季的40.2亿,考虑到21/22赛季职业足球的运营已基本如常,显然不能再让疫情“背锅”了。
从转播权价值的变化上也能看出端倪,17/18-20/21周期德甲国内转播权总价值达到46.4亿欧元,而21/22赛季开始的四年周期国内转播合同不升反降,总额只有44亿。作为国际观众的我们也有体感,德甲转播权巅峰时曾在中国卖出一年5,000万美元的价格,如今只得放下身段以不到百万美元的价格分销给各个平台。
懂球帝2021年开始免费转播德甲
众所周知,放开外部投资限制是提升联赛竞争性最有效的办法,但对于视“50+1”如命的德国球迷来说,这是完全不可能退让的底线。又回到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为增加冠军悬念,德甲还能做些什么呢?
DFL计划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为联赛注入外部资金,效仿西甲、法甲与CVC进行的交易,向私募股权基金出售未来20年12.5%的转播权,换取约20亿欧元资金,投资于数字化和国际化(40%)、基础设施(45%)和俱乐部自行决定的其他用途(15%),以增强联赛国际竞争力。
在5月底进行的票决中,投资者计划获得了20张赞成票,未能达到36家俱乐部2/3的绝对多数,只差4票通过说明该计划并非完全不得民心。或许未来类似的尝试还会卷土重来,但在DFL现行的转播收入分配制度下,即便成功也是治标不治本。
DFL投资者计划遭遇多特球迷的强烈抵制
那么是否可以从转播收入分配制度下手呢?现行方案中有53%的国内转播收入和35%的国际转播收入由各队均分,剩余部分多基于球队近5年和10年的联赛表现决定,更有利于老牌势力,尤其是一枝独秀的拜仁。
21/22赛季拜仁分得的国内赛事转播收入为9,000万欧元,比第二名多特高出了1,000万,也是整个联赛里相邻名次间最悬殊的差距,倒数第一菲尔特只拿到2,800万。如果把最高和最低转播分成之比作为“贫富差距系数”横向对比,德甲的3.2远高于英超的1.5,五大联赛里只有西甲的3.5更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似乎是一条值得探讨的道路,可动人蛋糕的事从来都不好干,况且“大锅饭”固然能均贫富,却也可能降低中游球队争取名次的动力。凡事必有因,英超只有一个,意甲和法甲2.9的贫富差距系数也没比德甲好多少。
21/22赛季德甲转播分配结果
尾声
大黄蜂的中场核心贝林厄姆已官宣离队,莱比锡的当家射手恩昆库也早就预订了前往伦敦的机票,看起来拜仁又将“提前34轮”囊获23/24赛季德甲桂冠。
或许对于德甲球迷来说,冠军悬念并没有那么重要。争冠从来都只是属于少数球队的狂欢,本地球迷更在乎的是当家作主的体验感,联赛国际竞争力与他们何干?反正一样场场爆满,如此德甲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风景。
换个角度想,不考虑拜仁的德甲其实悬念十足,欧战区、保级区球队时常更迭,每支球队都有符合自身定位的目标可以争取,只是这个目标不包括沙拉盘而已。你有你的星辰大海,我有我的苟且,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END
作者橘乐, CFA/CICPA,曾就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国际足球管理公司,运营公众号、播客「橘猫看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