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一轮价格战又开始了!
昨天一早,特斯拉宣布了 Model 3/Y 降价的消息,这不仅延续了本月极氪、零跑、哪吒、欧拉、大众等品牌的降价潮,同时还意味着这轮价格战已经全面打响。
然而,与年初的情形不同,这次厂商降价的原因以及消费者所面临的情境,或许会截然不同。
内外夹击,特斯拉再次降价
特斯拉把这次降价定调为“福利大升级”,似乎有点遮遮掩掩的感觉。
具体来看,Model Y 并非全系降价,而是仅限中高配版本,也就是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两款车型均降价 1.4 万元,降价后分别是 29.99 万元和 34.99 万元,至于入门版本依然维持 26.39 万元不变。
入门版没有降,意味着 Model Y 的起步价没变,所以对于一些不明真相的客户来说感知并不强,但这个价格能吸引到很多 Model Y 的潜在车主。
Model Y入门版和长续航版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续航和性能。长续航版的续航从 545 公里提升至 660 公里(按照 CLTC 标准),零百加速时间也从 6.9 秒缩短至 5 秒。在降价前,你需要多花 5 万才能获得这些提升,而降价后减少到了 3.6 万元。对于考虑购买 Model Y 的潜在车主来说,这无疑会增强他们下单或选择高配的决心。
至于为什么只调整中高配,可能是近两个月 Model Y 在 3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感受到了来自外部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近几个月,蔚来首先调整了购车权益,ET5/5T 降至 29.8 万元、ES6 降至 33.8 万元,此后,又有小鹏 G6 低价上市、极氪 001 降价等,这些车型续航出色、配置强大,入门版 Model Y 难以应付,所以只能用高配车型降价应对。
至于后续入门版 Model Y 是否会跟进降价,可能要看中高配降价后的销量表现,以及市场是否会持续施压了。
如果说 Model Y 的降价是出于“外患”,那么 Model 3 更多的是“内忧”,也就是自身换代的压力。
Model 3 这次给出了 8000 元保险补贴的政策,虽然官方没有用降价的说法,但实际上就是变相降价,除此之外,还可以叠加 3500 元的引荐奖励,二者合一相当于裸车价降到了 22.04 万元,比年初时的 22.99 万还要低。
而在即将换代的时间点上,Model 3 一方面面临库存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清库存的同时还要保持形象,所以利用权益优惠变相降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如果这轮降价依然不见效的话,或许 19.9 万的 Model 3 真的不是梦。
降价潮背后的销量担忧
除了特斯拉之外,国产新能源品牌进几个月的降价力度也非常大,其中有两个市场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是 A0 级小型车市场,自今年微型车遇冷后,A0 级小型车承接起了微型车的大部分需求。在这一细分品类中,大众 ID.3 是降价最猛的车型,从 16.38 万降至 12.59 万,官降幅度高达 3.8 万元,终端市场的报价则更低,只有 12 万左右,直接杀入了自主品牌的腹地。
大众 ID.3 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比亚迪海豚,当前的起步价已经从 11.68 万元下调至 11.10 万元。此外,欧拉好猫、MG MULAN、以及新上市的宝骏云朵,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优惠力度和价格方案。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 10 万级混动车市场,年初比亚迪秦PLUS 祭出“油电同价”的大招,将混动车的价格拉低至 9.98 万,进入 8 月份以后,秦PLUS 再次降价 3000 元,当前售价已经来到了 9.68 万元,做到了 10 万元落地,而与之对位的帝豪 L Hi·P 也给出了 2.10 万的优惠力度,还有产品力更强的改款车型也即将上市。
与年初那次价格战不同的是,这一波由国产新能源品牌主导的降价潮,少了一些清库存的氛围,多了几分抢占份额的决心。从外部来看,这波降价潮建立在动力电池供给增加,成本下跌的市场现状下,不过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各品牌对销售目标和市场份额能否达成的担忧。
从销量目标来看,截至今年 7 月份,2023 年已经过半,但销量达成率过半的厂商并不多,比亚迪年度目标为 300 万辆,1-7 月完成 151 万辆,达成率刚过半;长城汽车年度目标 160万辆,当前完成 62.83 万辆,达成率39.27%;蔚来和小鹏年度目标 20 万辆,目前分别完成 7.50 万辆和 5.24 万辆,达成率为 37.5% 和 26.22%。
然而,今年仅剩不到 5 个月的时间。如果在后续缺乏重磅新车投放的情况下,各车企无疑会面临业绩压力和市场份额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拉动销量的方法几乎只剩下降价。毕竟熬过今年,明年才有资格继续在牌桌上出牌。否则,后果可能会令人难以预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