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交换式旅游”涉及的法律、安全问题予以提醒,要求从外地来的朋友履行报备手续。网络平台要结合监管要求,履行相应的审核、提醒、督促责任,进而推动“交换式旅游”更加安全、健康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加快复苏,不少新兴旅游模式正在逐渐兴起。“交换式旅游”就是近期突然火起来的一种,因其“免费住”“零成本”等特点吸引了很多人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交换式旅游”,即两个陌生人之间达成一致,在到对方所在城市旅游时互相到对方家里免费居住。这样做除了节省大笔开支,还能扩大社交圈子,让原本陌生的两家人彼此熟络起来,并有可能建立深厚的友谊。
“交换式旅游”之所以受到许多年轻人的青睐,客观上是因为住宿费用在旅游支出中的占比较大。有些年轻人想出去看看,享受“诗和远方”的浪漫而又囊中羞涩,因此节约成本是“交换式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
然而,与“交换式旅游”相伴而来的是安全问题。正如有网友所担心的那样,“交换式旅游”存在“引狼入室”的安全风险或漏洞。某社交媒体近日发布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62%的人认为“交换式旅游”不靠谱,仅有30%的人认为可以试试。可见,人们对“交换式旅游”存有戒备之心,正是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
据了解,“交换式旅游”有两种交换方法:一是双方约定好时间同时交换,二是错开时间交换,某一方先接待另一方入住,过些时日,再由另一方负责接待。
如果把“交换式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我住你的,你住我的”,互相提供自己的住所免费居住,同时还能提供所在城市旅游的规划线路和建议,既能节约成本,还能更好地游览当地美景,并以此结交异地好友,看上去确实是很诱人的方案。
不过,“交换式旅游”成功匹配,并给双方留下好感的个案并不多。不论“交换式旅游”是自愿形成的民间协作,还是由第三方平台牵线达成的接待关系,都可能会因为双方性格、生活习惯、个人素质等存在差异引发争议。如果事先没有心理准备,双方的住宿条件差距又大,就可能不适合进行“交换式旅游”。即使双方谈得扰,形成默契,也应约法三章,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要从家庭居住环境出发,看是否适合进行“交换式旅游”,与对方交流需求,看能否作为“交换式旅游”的伙伴。事前,还要对居住环境进行必要的清理、筹备,使接待过程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服务。如果居住环境小且杂乱无序,不具备接待和服务的条件,可能会让对方觉得诚意不足,影响“交换式旅游”的顺利进行。
要结合对方需求,提醒家人及对方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家人真诚接待,也让对方全面熟悉家中情况,防止对方使用家电等设备时发生意外,避免因为不熟悉而影响双方的情绪。作为客人,当然要做有心人、有情人,在他人居室内不随便走动、不随便打探他人的情况,做到客随主便,不给对方增添麻烦或负担。
“交换式旅游”的前提是信任,然而安全不能全凭“信任”。旅游、市场、公安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交换式旅游”涉及的法律、安全问题予以提醒,要求从外地来的朋友履行报备手续。网络平台要结合监管要求,履行相应的审核、提醒、督促责任,进而推动“交换式旅游”更加安全、健康发展。
标签: